1月2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我省9家国家高新区的综合排名稳步上升。
据悉,此次评价中,郑州、洛阳、焦作、南阳等4家高新区排名实现了显著提升。其中郑州高新区综合评价居全国第21位,较上年度提升了3个位次,且在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优质企业数量、营商环境等4个单项评价排名中均居全国前列,其发展质量领跑全省,稳居全国高新区发展第一梯队。
高新区肩负着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高新区建设突出“高”和“新”发展定位,以郑洛新国家自创区为龙头、国家高新区为主体、省级高新区为支撑,积极探索中部地区高新区发展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高新区队伍持续壮大、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主战场、主引擎、主阵地作用日益凸显。
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建设国家高新区9家,数量居中部地区第2位,全国第5位;省级高新区42家,培育创建入库开发区24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了省辖市全覆盖。
从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能力看,高新区汇聚了全省40%的高新技术企业、32%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相继启动运行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中原关键金属等省实验室;依托高新区布局建设了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18家,占全省总数的47%。
从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看,我省积极助力高新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已形成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生物医药、网络安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一批优势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目前我省拥有的生物医药、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等8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均分布于高新区,获批数量在全国并列第3。
从增强引领示范带动能力看,在全省营业收入超400亿元或国家级的开发区中有45%是高新区,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前三季度,郑州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洛阳高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走在了全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本类热点
- 黑龙江本次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疫情外溢的风险基本消除
- 2020世界冰雪城市之约,各国齐聚冰城哈尔滨!
- 黑龙江省北大荒创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思伟一行走访本会 慈溪市乡贤研究会
- 双鸭山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 四川宜宾12岁留守女童产子遗弃草丛 疑曾遭遇性侵
图片精选
时政要闻
- 共同开创中朝两党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 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张升民颁发命令状并表示祝贺
- 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
- 离京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