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星辰大海 258项创新成果亮相上交会高校展区
来源:解放日报 阅读:38次 2025/6/12 14:48:54
一根纤维展开“地外工厂”蓝图展品瞄准星辰大海,258项创新成果亮相上交会高校展区
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昨天启幕。包括23所“双一流”高校在内,共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39所长三角地区高校,精选了258项创新成果在上交会高校展区展示。
其中,最“远”的展品是源自月球的材料。在展区中心位,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月壤原位制备玄武岩纤维模块化装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汪庆卫表示,团队根据真实月壤的组分和特性,自制模拟月壤,通过1400℃至1500℃高温熔融与真空牵引技术,成功制备出直径仅10微米至20微米的超细纤维,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5到1/6。为能在月球“服役”,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这台银白色的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克服月球上无人、真空、低重力的环境挑战。一根纤维展开了“地外工厂”的蓝图。未来,月壤纤维制备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并多途径开发,为月球基地提供材料支撑。
同样瞄准星辰大海,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展陈的太空采矿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项目,针对小行星复杂的地表环境,并受节肢昆虫、啄木鸟攀附运动和折纸技术的运动机制启发,设计出一种移动—锚固—采样一体化的太空采矿机器人,为开展小行星探测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从地表到低空,汽车也能飞上天。展区内,来自东南大学的“东大·鲲鹏1号”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可实现地面快速移动与空中灵活飞行的无缝切换,成为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它采用全轮转向的全轮驱动架构,搭载四轴八桨垂直起降系统,整机尺寸为2.1×1.2×1.5米,最大起飞重量500公斤,地面最高速度每小时60公里,飞行续航时间≥20分钟,最大飞行高度≥300米。
陆空一体化,上天也入海。上海海洋大学带来的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金鳞”,惟妙惟肖模仿真实鱼类的体态。据了解,仿生鱼核心器部件全部国产化,同时具备共融性、超仿生、隐身性三大优势,满足长续航、高机动、大负载、大范围作业需求。它们可以搭载多款高精度传感器,满足对鱼群的实时状态监测需求,实现全空间水下鱼群智能识别与互动,同时也可以作为观赏鱼与真鱼“共游同乐”。
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表示,自第七届上交会“长三角一体化高校展区”建立以来,长三角参展高校数量逐年增多,今年新增的就有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
本类热点
- 《沈阳老歌谣》:一首歌穿越古城七千年历史
- 乐享“黄金周” 宿迁文旅“双节”展精彩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 墨海飘香勤为径 学海无涯行绿舟—记黑龙江书法大师林树德
- 国色天香诗意境 牡丹富贵花中情
图片精选
时政要闻
- 共同开创中朝两党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 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张升民颁发命令状并表示祝贺
- 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
- 离京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
国际时讯
滚动播报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