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牡丹江处处是繁忙的建设场景:在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投资15亿元、年产30万箱卷烟的牡丹江烟厂生产线项目,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总投资16亿元的百威英博(牡丹江)啤酒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啤酒异地搬迁建厂项目7月26日生产出第一批检测用酒;投资13亿元的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项目2栋冷库已完成主体封闭,4栋仓库已完成钢结构建设。
这些仅仅是开发区项目建设的缩影。这里已经形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在建项目130个,投资总额596.69亿元,今年1~8月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同比增长20.47%。全市正按照聚焦“两型(税源型、就业型)”抓项目、紧扣“两增(财政增收、群众增收)”促发展的思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振翅高飞”。
年初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做实做好“三篇大文章”、振兴实体经济,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一号工程”,保持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有力态势,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党政领导亲自抓项目建设,确保抓好项目的签约、落地、建设、生产等各个环节。对老企业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实现“老树开新花”。同时,全市还继续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审批时限,由工作小时向工作分钟转变,尽快实现零距离、零等待。严格执行“宁静工程”和“门禁制度”,强化政府企业投诉中心作用,持续整治执法不公等问题。
全市牢牢抓住产业项目不懈怠,抓住群众收入和财源建设不放松,鼓励创新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大力推动税源型、就业型产业项目建设,实现经济扎实可靠的发展。今年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5.6亿元,同比增长11.2%,总量全省排名第2位,增幅全省排名第3位。截至8月25日,全市前两次产业项目督导期间,开复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02个,完成投资126.4亿元。全市第三次产业项目督导期间,开复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83个,当年计划投资52亿元,完成投资14.1亿元。全市预计年内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9个,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37.1亿元。
在项目的助推下,牡丹江经济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人均财力、人均收入将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将保持全省前列,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通讯员:张树永、 颜培育 记者 :孙昊 责任编辑:胡杨
本类热点
- 黑龙江本次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疫情外溢的风险基本消除
- 2020世界冰雪城市之约,各国齐聚冰城哈尔滨!
- 黑龙江省北大荒创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思伟一行走访本会 慈溪市乡贤研究会
- 双鸭山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 四川宜宾12岁留守女童产子遗弃草丛 疑曾遭遇性侵
图片精选
时政要闻
- 共同开创中朝两党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 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张升民颁发命令状并表示祝贺
- 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
- 离京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