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4日讯 记者郄建荣从3月2日开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出现大气重污染过程,这已是今年以来该区域遭遇的第6次空气重污染。环保部今天透露,对于此次空气重污染成因,除了专家进行解析外,环保部已向“2+26”城市发重污染预警函并启动督查。针对今年以来的大气污染,环保部大气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气候不利外加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致使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据环保部介绍,截至3月3日12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有12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超过15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重度污染标准),其中石家庄市超过25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严重污染标准)。石家庄市PM2.5小时浓度在3日2时达到261微克/立方米,为区域内最高值;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在3日12时达到175微克/立方米。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组织专家对本次污染过程的来源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认为,除了气象条件不利外,受烟花燃放影响,元宵夜区域多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此外,从北京、石家庄和保定的元宵夜PM2.5站点浓度分布可以看出,周边郊县最先出现重度污染,随后向主城区扩展,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现象,与烟花爆竹燃放强度吻合度高,表明虽然城区烟花禁限放措施效果较显著,但城区空气质量仍受到郊县等周边地区烟花燃放的影响。
2月27日前后,京津冀区域也曾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大气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发生5次重污染过程,其中,前4次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3.8%。这位负责人说,连续出现多次污染过程,反映出部分地区存在对大气污染防治重视不够、压力传导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基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环保责任不落实、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这位负责人表示,除了气候因素外,污染物排放量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他介绍,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烟粉尘以及VOCs(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远超环境容量,实现空气质量达标需要削减排放50%以上。此外,多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99个城市达标,仅占29.3%。重污染过程仍然多发。
针对本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已经提前向“2+26”城市发送重污染天气预警提示函,督促各地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同时要求派驻“2+26”城市的强化督查和巡查工作组重点督察各地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环保部表示,根据反馈信息,各地应急响应措施基本都得到落实,有效减缓了重污染的发生发展、降低了浓度峰值。
责任编辑:白羽墨梅
本类热点
- 生态环境部召开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暨推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视频会议
- 通州:搭建全域水环境在线监控平台
- “康养”项目成“采石场”:挖山采石600余万吨,周边山体严重滑坡
- 中央环保督察:青海湖保护有薄弱环节 污水通过河流排入
- 江苏出台全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
图片精选
时政要闻
- 共同开创中朝两党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 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张升民颁发命令状并表示祝贺
- 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
- 离京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