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百年人民大街为民改建 为民重生
每个市民都关心人民大街,这条街的排水管线建设年代较早,最早可追溯到日伪时期,管径偏小、管内树根阻水严重,经常发生堵塞冒水问题,且管材多为无筋管、缸瓦管,极易破损造成道路突发塌陷,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沿线多处供热管线寿命已达15-20年。沿线燃气管线年久失修,多处高危运行,燃气泄露频发……所有这一切,已经严重影响沿线及周边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出行,堪称民生要事。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进行改造提升,补齐民生短板,成为摆在长春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不改不行!非改不可!
改造提升谈何容易。面临76.78公里、12类地下管线和“蜘蛛网”式的空中管线要改,加之涉及24个部门、地面车如流水,还要将机动车道、人行步道、自行车道、路灯、公交站亭等与节能环保、海绵城市、人文历史一体化考虑,程序复杂,难以想象;改造之难,可想而知。
民生无小事,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事关百姓的事,无论大小,无论难易,都要不折不扣地办好,都要细心精心地办实。人民大街改造提升因系民生,再难、再复杂,程序再繁琐,也要迎难而上。长春城建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人民大街改造提升从始至终,一以贯之地秉持着心系百姓、心系城市、心系发展、着眼未来的理念,力争做到经得起人民检验,经得起历史考验。
人民大街改造提升陆续竣工,这是一个及时而重要的民心工程,这是一个立体的创新工程,这是一个系统的科学工程,这是一个百年大计的工程。当前,长春市和吉林省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需要这种为人民负责、为百姓着想、为振兴而奋斗的勇气与精神。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设计者的精雕细琢,建设者的披荆斩棘,相关部门的齐心协力,50余天不舍昼夜,几十家作战单位、数千人连续作战,“地下工作”做得彻底,“地上工作”可圈可点,这条百年历史老街内外兼“修”,地上地下全线重焕新生,重新赋能,展现出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将深深地烙印在百姓心中,永载振兴史册。
撰稿:刘晓娟 潘璇 张猛
摄影:吴然 罗浩
主编: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