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气温下降快,寒气渐重
空气中的湿度亦随之下降,体现出凉燥的特点
这时,我国各地气温将继续下降
今天这就给大家介绍
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
寒露如何养生
1
减辛增酸 润肺防燥
秋季要注意润肺防燥,肺喜滋润,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燥则润之”,深秋时节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甜中味酸,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寒露天凉,晨起凉甚,早餐应吃温软食物,可以喝点热粥,粳米、糯米均是极好的选择,有健脾胃、补中气的功效。
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圈友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但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更好过冬。注意保暖,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寒露养生吃什么
1
吃好三样
1、吃芝麻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民间自古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佳。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可以补肝肾,润肺气,增津液,润肠燥。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滋阴润肺通便。除此之外,黑芝麻还具有乌须黑发、润肤护肤美颜的功效。
咳嗽的人还可以喝点芝麻糊,滋润呼吸道,消除痰液,顺畅呼吸道。

2、吃柿子
民谚说“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
柿子在秋天成熟,它的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的水果都高,古人赞它“色胜金衣,甘逾玉液”。
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健脾涩肠止血。柿子上的“柿蒂”还有降逆止呕的作用。

3、吃冬枣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生不显老。
寒露时节,冬枣上市,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有活维生素丸之称。
秋季易感冒,多吃冬枣可以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秋燥皮肤易干,多吃冬枣还能抗氧化,提高皮肤弹性,让人年轻有活力。
同时还能维持血管弹性,保护心脑血管,促进人体肝脏解毒。

2
喝好三样
1、山药莲子百合粥
秋天天气转凉,寒气从肚脐入,人一不注意,就会腹痛腹泻,甚至会肠胃感冒。
所以,秋天不但要养肺,还要养护脾胃。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色白能入肺,培土可生金,健脾也有助养肺。因此,这个药膳里所有的成分都是白色的,既健脾又养肺,符合秋季养肺,顺时养生的特点。
山药:能被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并吸收利用,山药具有健脾胃,益肾气,滋养肺津,强身健体的作用。
莲子: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与山药配伍,可使疗效倍增。
百合:可以止咳化痰,滋阴润肺。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莲子、百合洗净,粳米淘洗,一起煮烂即可食用。

2、莲藕木耳汤
寒露时节温差大,最易感冒,木耳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维生素,可以补血养气,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莲藕长于水中,得水中精气,具有补中养神、益脾养胃、清热生津润肺,防止燥邪入体。
莲藕木耳汤能补虚养身、润燥、增强人体抵抗力。
食材:适量莲藕、排骨、黑木耳、适量、生姜、料酒
做法:
排骨洗净后,凉水入锅,加一点料酒,水开后煮一分钟,倒掉水再洗净;
把排骨放入高压锅,加水没过排骨,加一点料酒和几片生姜,上汽后,压7分钟~8分钟;
莲藕切滚刀块,黑木耳提前泡发洗净;
把排骨移至砂锅或其它锅,加入莲藕、黑木耳、5、6颗大枣,加适量料酒,小火煮20几分钟即可。

3、川贝雪梨汤
梨是秋季的应季水果,梨肉色白,入肺经,性寒可以养肺生津、清热化痰、润燥通便,可以称之为最适合秋天食用的水果。
川贝是中药,可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做法:把雪梨内核掏空,加入冰糖、川贝,隔水蒸半小时即可。
对于秋季出现的喉咙肿痛、音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便秘均有良效。

寒露养生秘诀
1、减辛增酸 润肺防燥
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
2、防病防燥多喝水 朝盐晚蜜更健康
3、养生每天坚持这2个动作:揉足三里,健脾胃;弹指改善怕冷
4、寒露之后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背、脚部保暖,早睡早起,适量运动
5、吃好三样:芝麻、柿子、冬枣;喝好三样:山药莲子百合粥、莲藕木耳汤、川贝雪梨汤
END
原标题:《今日寒露 | 你不知道的养生秘诀!》